根據《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三十條規定,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違反法律規定,向大氣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大氣污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其他負有大氣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可對有關設施、設備、物品采取查封、扣押等行政強制措施!洞髿馕廴痉乐畏ā分胁⑽匆幎ㄓ嘘P裝修異味的處理辦法和責任部門。而銀川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執法內容主要集中在市面上流通的食品、藥品、特種設備等方面的監管。因此,裝修異味也不屬于市場監督管理局的管理范圍。 1.公共場所剛裝修完就開業 在銀川,一些開了十幾年的商場,為了給顧客營造新鮮感,動輒閉門裝修,一兩個月后繼續營業。而為了盡快招攬顧客,商場經常剛剛完成裝修就開門營業,裝修后刺鼻甲醛味久散不去。還有不少新開的商場,選擇在節假日人多的時候開業,為了追趕客流高峰,有的剛裝修好甚至還沒裝修好就開門迎客。 市民王悅放假期間和朋友到步行街附近一家新開的商場購物,一進門就聞到刺鼻的味道。“逛了一陣,感覺有點惡心,頭暈暈的,后來我們就出去了!彼嬖V記者。 在金鳳區一家新開的商場內,進門仍能夠聞到一股油漆味兒。記者隨即詢問一名銷售人員,長期待在這樣的環境中,是否感到身體不適。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剛上班的時候確實難受,有些人還會感覺胸悶、惡心,不過既然在這里工作,只能忍一忍了。 2.去年環保接到兩起異味投訴 記者了解到,因裝修異味導致身體不適的事情,在銀川也有發生。去年,銀川市環境保護局12369環境投訴熱線就接到兩起裝修異味的投訴電話,一起是投訴某醫院新裝修后,殘留異味致人身體不適,另一起則是商場裝修散發異味。 而隨著商場、KTV等公共娛樂場所越來越多,政府部門是否對裝修異味有所監管呢? 3.監管責任不明,相關部門也無奈 公共場所的室內空氣質量似乎是建筑、環保、衛生、質檢、工商等部門都可以管理,但發生污染后究竟由哪個部門管理,則蹤跡難尋。采訪中有部門明確表示,這事不歸他們管。 對于去年的兩起投訴是如何受理的,銀川市12369環境投訴熱線主任嵇宏偉告訴記者,裝修異味屬于散發異味,不屬于向大氣排放污染物,因而不屬于環保部門的管理范圍。造成異味與裝修質量有關,因此,這兩起投訴均被轉至銀川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4.檢測不強制質量難保證 難道公共場合的裝修異味真的沒人管嗎? 最后,記者在《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中找到了法律依據,《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規定,大型商場超市開業前,空氣必須經過檢測,達到衛生部公共場所衛生要求。但實際情況卻是,一般情況下營業性公共場所項目的建設者在項目竣工后,并沒有主動到室內環境檢測機構請求檢測。也就是說,裝修異味的監管雖然有法可依,但執行仍屬空白。 銀川市環境監測中心工作人員郭英茹介紹,銀川市環境監測中心自2002年開展室內空氣檢測以來,大多是私人委托對其住宅進行空氣檢測,至于商場等公共場所,從未主動委托中心對他們進行室內空氣檢測。 郭英茹提醒,目前市場上有眾多室內空氣檢測機構,魚龍混雜,尚無權威機構,建議公共場所裝修時最好選用環保材料,裝修后留一段時間開窗換氣。
|